No.17 我见过洛杉矶凌晨4点的太阳,那里再也没有科比!

早上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老婆拍我“科比出事,人没了。”我接过手机一看TMZ的推送,喊了句“垃圾媒体”翻身睡去。

抱歉啊,我睡觉手机不在床头

再之后看到志鹏的电话,感觉到是不是有什么状况,再一开虎扑,脑袋“嗡”一声,彻底懵逼!

高比拜仁 aka 高比仔,粤语地区的人听着都亲切,能读出内味儿来。97年央5播了新秀赛没有播扣篮大赛,后来的新闻里才看到了科比那一下潇洒的胯下换手扣篮。这时候已经开始迷了。再之后正赛挑战篮球之神乔丹,让我觉得是有点小兄弟跳脚要糖吃的味道,想要挑战王权啊,后来有一段时间里我都喊他“高比拜神”。直到老乔98赛季打完退役,我多少有点拿科比填补乔丹退役空白的意思。两人身高、体形相仿,动作不用说了,老乔都认:要说干不过的人一定是科比,因为老乔的武器已经悉数被科比武装上身了。那几下背身和后仰,还有些零零碎碎的脚步,简直就是照版雕刻的一样。

再加上那时adidas天足的加成,蜜上他那不是水到渠成的事么。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算是不蜜了,原因大概就是和奥尼尔的那点矛盾吧,你比如时不时的会想:奥尼尔和科比身型不一样啊,你老科不能要求奥尼尔一样跟你玩命训练,别训练干的起劲,比赛就趴窝了;比如要不是科比相当老大,两人互相挤兑,说不定“OK组合”能干个6连冠出来……当然,那时候他的打法不科学,有点独,对他本人我们调侃大概是“这个联盟的No.1,但在球队是老二”。对打球独的人我们大喊“hey,dont play like kobe”。现在看来这些事和挑战王权一样,都不过是他偏执的表现:我要赢球,我要超越乔丹,我要大家都承认我是最好的。那都是他改穿24号后我才想明白的事儿了。

再之后因为工作关系,结结实实的给接触了几次科比。

除了参加球鞋活动,有机会分享球鞋合照的那种,也有纯粹工作拍照采访的。

印象最深的肯定是去洛杉矶的那次,我们住在科比家不远的酒店。虽然那时候科比已经退役,但我们也照足的他的习惯,凌晨4点就去到了他家边上的体育馆,那个相传科比每天凌晨4点体验洛杉矶太阳的球馆,他在这里训练,打球。btw,凌晨4点真的黑麻麻一片,没有太阳的,当然今天之后也没有了科比。

上面我有晒两双EQT KB8,天足那时候是我心里除了AJ系列外最好的篮球鞋,在外观上甚至比AJ系列更激进,无论是线条还是配色(当然配色可能占了湖人色的光)。有说科比是因为天足后The Kobe 系列离巢的,宁愿忍受乱穿鞋的时期也要过档nike,就是因为对The Kobe系列的不满,而在那之前,nike可是奉上了一双神鞋Air Flightposite “8”全紫的配色。幸好科比跳槽不成啊,不然少了The Kobe系列也不是很完美了。

Eirik Nielsen和科比的天作之合,也是adidas和audi的天作之合,adidas很好的利用了他们的德国血脉,在天足这个大系列完结之后,找到了强有力的Audi来帮手。Nielsen原画是:“The key to the design of The Kobe was the collaboration process betwee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and footwear industry, inspired by a unique design approach. Traditionally, footwear design starts with the last and builds outward. With The Kobe, we built the shoe from the outside in. The quality materials married with a unique design approach have led to one of the most innovative basketball shoes to hit the market in recent history.”

我最爱的是黑灰的Playoff色,复刻的时候好容易淘到一双sample,一般sample我都不舍得穿留着比照和讲故事用,那双我倒是拍完照就上脚了。

这双鞋对我的影响已经出圈到我和我太太一直认为TT是最漂亮的车,从第一代开始我们就说以后要买一台。

工作10几年,终于还是在今年5月喜提了。当然,少不了The Kobe 1 OG。

选择黄色除了车行就这款现车之外,湖人、KB8当然也是占比非常非常大的原因了,要是我自己选的话我会再等等有没有银色,毕竟The Kobe 1银色或者银黑的playoff也是很帅气的。

除了车我不能选第一代之外,鞋和球衣都是OG的,就为了当年的高比仔。

照片还是挂临牌的时候拍的,鞋子拍不少,没拍过车,当天就放在江边琢磨了一个下午,从午饭后拍到太阳下山。只是没想到是这样发出来的…

当年的高比仔现如今早已退役,比起相当多的NBA球员甚至体育范畴里的运动员的成就都要高的多,影响力也大得多,也是4个女儿的爹了,当然他的商业版图也不停的在扩展,比起乔丹专注在球队和球鞋领域里来说,科比让我们知道的还有很多,如果不是今天的事,说不定能达成什么样的成就,毕竟有这么忠实的一大批球迷,又身在洛杉矶这样的超级大都市,身边还有在商业领域早已经成功的魔术师可以求教。

工作关系,我朋友圈里肯定都是体育相关的前辈和球迷居多,大家共同的惋惜之外,都是对科比这样的离开方式感到吊诡,一位职业生涯足够长久,有着钢铁意志以及大肌霸身型的男人,高、帅、富早已不在话下,家庭幸福美满,未来大几率也没有破产的担忧,大家都觉得他应该就是自然老去,然后当我们也老的时候,在某一天他会和我们说再见的。这“某一天”来的突然而有诡异,甚至都有人联想到了Michael Jackson。

就像我上面说的,科比的影响力足够的大,大到没打球的人也有部分听说过他。当然就更不要提我们这种翻本《灌篮高手》跟打鸡血一样,“教练,我想打篮球”常挂在嘴边,一部《MJ to the max》刷到每一秒的镜头都能背熟了,一场球下来,虽然常调侃自己是养生篮球,但也对胜负纠结到宵夜吃完还气难平。所以我们有我们的缅怀方式,可能有见过科比的晒合照,有实战的发球衣,有玩鞋的晒球鞋,也会把自己许久之前的朋友圈翻出来,看看曾经激励过自己的科比,又或者喷过的“米兰小铁匠”。非球迷也有他们自己的纪念方式,大家本不想交更不打扰。也超级厌恶这个时候频繁提国难,钟南山院士是英雄,科比只是外国人,大家不要太多戏,这种言论也是超级无厘头并且提的多真是让人恶心的。纪念科比没必要分出个369等,如果你非要踩一个抬一个,互删就好,爱国爱的这么狭隘的人自然是没道理可讲的,而我似乎也并不打算和你讲道理。

最后也要说的是Gianna太可惜了,也是因为老父亲的疼爱才会形影不离的把她带在身边。懵逼的时候总也会想,都没了么?兴许能救过来?科比那么牛逼,最后时刻总能想出办法救Gianna吧?快落地的时候把她推出去(当然后来搜到直升飞机的自救根本就跟跳车不一样,电影看太多了)?抱在怀里?……

科比在一次访谈中说他不会用“回到过去”这个功能,因为你经历的每一个瞬间都有意义。但是今天很多的球迷都说如果可以用的话,他们一定会在科比上机前跟他说:“今天开车吧,咱不坐飞机了。”

RIP Kobe、Gianna,Mamba never out!

PS,写完了,想睡了,明天早上会有辟谣的帖子说根本没这事儿么?

No.16 祝我的圣母邻居大过年的阖家欢乐!

上一篇有说,2019很难熬,本来大家都想着熬过了2020过完年卯着劲工作的,没想到来了这么坠手的一份大礼。

病毒呢,我不了解,新闻呢,暂时只看大媒体的,公众号鸡汤、段子看看也就算了,标题特别惊悚的,内容过过脑子就觉得扯的基本就取关了。这是真到了“在家里打打游戏躺尸一天就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了。

然后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小区里有两家分别从武汉和宜昌开车回来的邻居,惊动了城管和疾控中心的,还被其他很圣母的邻居在业主群里“欢迎回家”!

和很多地方发现疫情的一样,我们也是一大早有业主发现停车场前后脚多了两台湖北的车,然后报给物业,再之后报去相关部门。

然后就是先后来了城管和疾控中心。因为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建议在家隔离,吃喝拉撒得有人伺候,尤其是垃圾得物管专门上门负责收,以及消毒处理, 最后就是整个小区清洁消毒。

老实说,我对疫区的人没意见,这种时候做什么选择的都有,我也能理解。比起那些个吃退烧药也要溜去国外发盆友圈炫耀的人,至少这两家人还愿意接受隔离。我只是非常好奇那些个群里夸他们是“中国好邻居”的邻居,得圣母成什么样子?

DRose头像就是我了,微信朋友请给做下证明。响应国家号召,支持钟南山在一线的工作,如果这两位邻居能够不回广州过年,我更愿意赞他们为中国好邻居。只是当我发出疑问的时候,居然有人质疑我区别对待???

还有人觉得我让人家无家可归???

对于这个事情,我真的有几个疑问要问问列位圣母邻居:

1、不区别对待的话,为什么城管和疾控中心都要来人呢?还要麻烦物管每天有人送吃送喝还收垃圾?他们就这么从疫区回来了像个国宝一样需要人照料了。根本没考虑过我们小区里是有一间小学的(不在马路隔壁不在马路对面,就在本小区一个大围墙围着的),也没有考虑过寒假在家的孩子,本来还想着小区楼下不晓得能不能溜达一下,现在好了,多能跑的娃都得给我在家憋着。你不区别对待你咋不上门送个红包串门拜年去,你咋不上门帮人倒垃圾呢???

2、能自我隔离已经很好了?你肯定了驱车1000公里漏夜也要从疫区回来的人,还欢迎人家回家。然后你又相信他们能完全不出门14天自我隔离???

3、无家可归就更无从谈起了,明明那也是人家的老家,还是老家不是家???

4、怼完我不近人情,欢迎疫区业主回家后,这帮圣母婊居然阻止自己老公回家拜年???你们放这么大的心欢迎了两家疫区业主回小区过年,觉得疾控中心上门浪费的不是公共资源;麻烦的无非是物管,反正老子交了管理费他们就得工作的;坚信这个小区会没事的,但你们居然毫无人性的阻止自己老公回家过年?那个带国旗标头像的邻居,你往回翻翻你之前的说话记录可以吗?双标+圣母,“能不能尊重一下邻居?看到这些对话我气得浑身发抖,26度大过年的天的全身冒汗,火冒三丈,这个小区还能不能好了,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最后说一下,我并非地狱歧视,更不是造谣传讹,现在外面什么局势但凡智商在线的人都应该能了解,我也理解回家的重要性。但我最后还是想表达一下我的立场,虽然我很给面子的把各位圣母邻居的门牌号都马赛克了,但真的要小区被传染隔离什么的…算了,本来想说老子要是被传染了第一个上你们家串门拜年去,希望你们不要区别对待。but想了一想,大过年的何必这么咒自己,我就祝圣母邻居阖家欢乐,没事一家天天给人上门拜年吧!

No.15 Air Max 98,祝大家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本以为2019年已经很难过了,因为各种因素吧。今年过年来的特别早,想着好容易熬过了2019,真的没想到2020开年的头一份大礼这么“坠手”——新型冠状病毒。后面跟着的词像什么“非典”、确诊、封城、感染、爆发等等,真没什么好词。也因为跟着过年、春运、寒假等等原因,让病毒变得有点不可控。更过分的是各种唯恐天下不乱的传谣者…2020开年也太难了。

这几天接近过年,人就开始有点清闲了,这一闲起来就给自己找事。刷微博、刷公众号、刷虎扑,刷各种新闻。刷的我都想把所有app删了,顺手把朋友圈也关闭了,不看还行,越看越心慌。

再之后,还是给自己找了点事做,用了3天时间把去年一整年拍的照片整理了一下,因为电脑里已经不够用了,分门别类的放好了以后像以前一样上传到了云盘。小几万张呢,这个估计电脑得不眠不休一个过年才能传完吧。趁着上传图片的空子,我又把工作室,也就是我整天说的仓库稍微整理了一下,把卫生也彻底搞了一下,毕竟广东人老说“年二八,洗邋遢”北京也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说法,反正就是动起来,别老盯着新病毒的新闻吓自己就是了。

到都弄完了,我就开始拍新鞋的照片了。

Air Max 98 University Red,看名字就知道1998年的鞋子,20周年前后疯狂复刻了一波,还有各种联名。这双是双11在outlets折上折买的,没记错大概400出头吧。虽然试穿痕迹不多,但仔细看气垫还是有点氧化的。

Air Max 98,Sergio Lozano次得意之作吧,为啥是次,最好的应该是Air Max 95,原色95 OG不单在日本有着很高的人气,在国内当年也是跑鞋里为数不多能炒起价格的。95荧光绿的设计太浮夸,加之也是当年价格比较高的跑鞋,我读书的时候老妈给买的是经典蓝色的Air Max 98,那鞋第二天穿,放学回家的时候就被隔壁学校的烂仔抢走了。

1998年设计的鞋款,在2000年的时候第一次被复刻,没有了几款98经典的色,nike将Air Max 95的像荧光绿的几个配色加到了98上,当年我读书很忙的,根本没留意卖的好不好,但给我我是不买的,特别的不伦不类。再之后就等到2014年才有了一波特别OG配色的98。

再之后的2016年,一是球鞋逐渐热门,不再是小众玩物,像Yeezy、AJ1这种随意联名,好看点配色基本就等于高价的也就算了,连带Air Max 98这样扔哪一年都是冷门系列的也被“非常善于联名而且我动不动就联名,甚至特意找冷门款联名”的Supreme给联名了4个配色。蛇皮、全黑、藏青还有一款灰红,我这双其实就特别像灰红的那双98 x Supreme,尤其白红还是Supreme的底色。所以我想当能自我安慰的觉得我就是买了款乞丐版Supreme联名,无非就是缺个logo。

你看了这么多图,虽然是outlets放了很久的货,但品相其实也很好的嘛。

无非就是气垫和中底稍微有一丢丢氧化,尤其是气垫,实物比较明显一点,但无所谓,400多拿来穿的鞋不讲究了。

咱们国家地广人多,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风俗,这也是为什么nike甚至很多品牌每年的CNY款或者中国限定总会被吐槽的原因之一吧,不是重口难调,而是很多这区的习俗是隔壁区的禁忌,你就设计一个图案全中国卖能不被人吐槽嘛?

所以我稍微简单点,就借着新开的大红鞋祝各位新年快乐,红红火火。也祝JRs们照顾好身边人,身体健康,2020年最坏的希望快点过去!

最后啰嗦一句,管住自己就很好了,不信谣不传谣,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也祝所有一线奋斗中的英雄们早日干掉新病毒,加油!!!

No.14 CBA全明星周末

CBA的全明星已经打完了,首先就是要感谢姚主席的开明,无论我是球迷或者工作者,这应该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一届全明星,我刷了两晚,把虎扑的帖子都看完了,总的来说集中在几点问题上:矣进宏牛逼、杜日单挑可惜、一锅大杂烩!我是这样看的:

首先要感谢姚明,自从当了这个主席,除了今年硬指标——国家队战绩有点点儿背之外,CBA也好、篮协也好,方方面面都是利好的。当然这届全明星我是给予正面评价的。

很多球迷也许不知道早前负责NBA商务拓展的一位牛人在今年跳槽到了CBA,巧的是还是负责商务拓展这部分的工作。比这段经历更巧的是这位牛人跳槽的档期,在2019NBA中国赛开赛前,他刚加入CBA没多久,满处张罗将自己以往NBA的客户发展成为现在CBA的客户,得到的答复部分是:啊,要不NBA中国赛打完再谈?CBA不还没开始么。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客户就这么多,客户的预算也就这么多,给了NBA就没CBA什么事儿了。

后来的事儿大家也都知道了,死了个妈的莫雷点炸了一颗雷,把斯特恩那座连接NBA到中国的友谊桥梁直接给炸断了。火箭这个曾经姚主席的母队、在中国顶流的球队,几乎就要消失了。这种伤害是互相的,国内的客户抓着大把的银子再和NBA开始合作的话,就要考量一下:既然肖华这么硬气,万一再有个死妈的东西出来点雷,这所有的合作都得终止,损失的就是真金白银啊。

最后,自然是重新找回CBA谈合作啊,预算这种东西做出来了就赶快花,不花掉第二年就没有的了。所以即便是CBA隔着个NBA中国赛这么短的时间都有可能加价,那也得谈啊。套用车区损雷车的一句话:加价10%?对不起,我们没这么大的优惠。

1、堆广告

整个全明星周末有2个主战场,长隆野生动物园与广州体育馆,两地相距40公里,其余还有开通气会的万富希尔顿酒店,以及其他品牌赞助商的活动分散在各大酒店、专卖店等地。我因为在飞机上的原因打定了主意最快的速度换证件,然后就跟新锐赛和正赛。也幸好如此,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在路上以及跟各种活动,因为据友媒的反馈不分个5、6组人根本就不可能把这些场外活动跟全。大部分赞助商的活动甚至是比赛中的各种互动,90%基本请的就是托,球迷互动根本也就无从谈起了。再回到球场一看,还是那些品牌还是那些赞助商有些甚至连互动内容都不换的。NBA的全明星周末抛开赞助商的活动,是有很多举办城市、社区以及NBA自己的活动的,回过头来在赛场上比赛和赞助才是一体的。CBA这里是很多人没搞懂,觉得全明星周末互动就是打广告,到了正赛更要打广告,所以才让球迷觉得我看了一场5个小时的广告中间插播了一些比赛碎片。在现场拉拉队是最废的,因为无论是节间还是暂停基本都是广告,20秒的暂停有广告,1分钟暂停有广告,官方暂停简直就是为了广告设置的。至于媒体的位置,宽度压缩,长度拉长,让相机没有了更多的角度,后面的媒体老师必须起立拍照挡着1、2排的观众,如果不是基本也就拍不到什么好照片。为啥,因为要给各位金主制作的广告道具让路篮架的一边30%媒体的位置,剩下70%都得给道具让路,媒体已经比平时比赛请得多得多了,工作区域还被压缩了,找谁说理去?晚上7点半的比赛,不管白天参加了多少商业活动,想要好角度的媒体老师基本4点半就到现场了,赶在排爆允许进场之后早早换上工作证马甲就去占个好位置拍比赛。人还不能走,一走位置就没有了。从下午4点半到比赛打完11点,7个小时,你别问我是怎么坐下来的,问就是热爱。

现场好几块广告布几乎都到了300平以上的面积,即便上图这个甚至连打开都困难。当然,我没有看电视直播,不确定电视里能不能看到这个画面,因为有可能电视台有插播的广告。一共就那么几十秒的时间,算上进场退场还要打开展示,我也不确定这种广告宣传成功的几率有多大,但就是有品牌乐此不疲的。球迷别说广告强x你,我花了大价钱的,实在没创意,强x也得上。这也算是NBA歇菜CBA火了的代价吧,我算是能接受的。所以对于堆广告这个事儿,好也不好,作为球迷,我当然希望CBA能在堆了这么多广告的时候能给我一个又不伤害观感的解决办法,然而并没有。没有哪个广告能让我在现场感受到:哟,还不错的。甚至没有什么广告印象特别深刻的。比较二的大概有两个,扣篮大赛放在5位评委隔壁的中国人寿的广告版,加长SUV那么大个,还不是球员扣篮的道具,它仅仅就是摆在5位评委旁边而已。还有就是Gai,99.99%品牌方塞进来的人,唱完歌看球就算了,平时又不是打篮球的人,扣篮大赛前肯定也没有和费尔德练习过,甚至连热个身都没有,就这么生生的把费尔德的扣篮给坑到一个都不进。塞人塞的太不走心了。

2、堆赛事

今年的CBA全明星几乎将所有篮球比赛的方式都加进去了,也不晓得是不是球迷爱看的,要啥给啥,什么流行就给啥。1v1、3v3、5v5,明年要是球迷需要你信不信2v2和4v4这种跑战术的比赛也敢给你添加进去,后年要是还不过瘾怎么办?要不1v2、2v3、3v5这种少打多的战术演练甚至综艺套路也给你们安排安排???大后年女子组热身赛来一组,或者干脆混打???

所幸,3v3的比赛还是有、好看的。

新锐赛以前是模仿NBA1、2年级的对抗。我们球队本来就没有人家NBA多,新秀的相对数量就少啊,虽然有选秀作为青年队的补充,但新秀总体来说还是少。理所当然的咱们可能因为凑不齐24人分两支队打1、2年级的对抗。去年开始改制了,CUBA在校的和刚上CBA的新秀一队,对抗梯队的球员,这已经是目前我个人最满意的改制了。这几年由于篮球真人秀节目的出现无论是草根、CUBA还是青年队,都让我们认识了一大批的篮球新人。后来由于伤病的原因,我听说很多青年队都限制自己的球员去参加节目。所以这一年最大限度曝光的就是这一波CUBA的准新人了,这一个改制基本就是属于流量+实力的综合,另外分了几位像王少杰这样的CBA新秀过去CUBA组,也让场面不至于太难看。名气可能CUBA这组大一点,但看个人身体、整队节奏还有细节处理,要是真的分CUBA队和CBA队打,那场面大型教学现场吧。

技巧赛第一天就是高潮了,4位种子选手被淘汰,胡金秋两次关键的3分都是一球命中所以晋级的相当利落,有一轮快速到我听后面一位媒体老师喊“这就完事了?我还准备再按两张照片呢。”第二天到决赛除了陈培东也是因为之前一路落后到最后3分迅速反杀拿到了冠军,其余亮点不多吧,或者说技巧赛在NBA也不是什么亮点制造赛。可能也只有大中锋的反串会比较有话题。最后就是快手的同学们,你们做的传球框一个是太少了,好歹一来一回弄个两个呗,技巧挑战需要的框还没绕桩的广告多。另一个是框真的像海洋一样大啊。

三分赛,可兰输了有点可惜的,陈林坚稳如狗就是了。当然最激动的肯定还是朱芳雨和战神刘玉栋的上场,今年可能是CBA最富的一年,但那些年一定是CBA最精彩的时代。

扣篮大赛一个塞赞助商的人来破坏选手的比赛这个已经吐槽过了,还有一个槽点就是两天的5位评委好像对罚球线扣篮这种扣篮大赛中的核武器并没有什么感觉,矣进宏两天里这样的球只给了42分,天啊,罚球线内一步扣篮算上矣进宏身材加成草根加分居然只有42分。

对于矣进宏的扣篮冠军,要惊讶的话,估计就是平时不怎么关心草根扣篮或者根本就是篮球小白。但凡关注一下路人王、MIC还有抖音、快手里各种草根扣篮视频,再留意一下CBA各位以扣篮擅长的球员的表现,草根扣将至少3位能将他们按在地上摩擦啊,不巧来的这位矣进宏真是“来时王侯去时仙”啊,他只要不失误,拿冠军我一点都不意外。当然最后一把换小球的操作算是个插曲吧,草根对专业,让个1号大小我个人绝对能接受,毕竟是全明星娱乐球迷的日子嘛。

1v1,一共3组,按照事前的是林书豪vs赵睿、阿日vs阿杜、易建联vs周琦,后来改成韩德君vs胡金秋。怎么看我最期待的也不会是韩德君vs胡金秋组的,不过事后却是真香的一组。无他两人是真的放得开,很多小细节也是比如韩德君背身从开球单吃到内线擦板解决,最后一个暴扣后一个眼神“恐吓”一个僵直了身体躲开的画面,现场还有很多眼神啊,听球迷起哄之后的反应等等一些小细节让这组特别有料。现在看来易建联搭周琦未必有这个效果,易建联其实有时候挺放的下架子搞事情的,倒是周琦,我谨慎看好吧。

第二组想说的是赵睿和林书豪,也不知道是两人不熟不愿意身体接触还是太熟很默契的没有身体接触,居然前几次出手全是3分,刷刷进网是很好听,可是哪里有真刀真枪的干一下来的痛快呢,哪怕最后一球最后10秒是这么干的也好啊。虽然没有到网上评论的侮辱球迷的地步,但这个过场走的有点敷衍。

阿杜vs阿日,炒作了多久的话题啊,关键字都是“日”啊、“软”啊、“硬”啊这些,加上官方从征集球迷视频开始到比赛前到一刻,甚至中场大屏幕扫到阿日、阿杜任何一个现场都会响起极大的欢呼声,结果呢?这不就跟我突然成了暴发户,结果还搭上了迪丽热巴,眉来眼去的混熟了之后她开始约我吃饭看《人鬼情未了》,出门前还微信提醒我:别忘了带身份证。之后路上不停的微信来微信去各种表情包挑逗,当我好容易吃完了饭逛完了街,一想她的大别墅那么远,今晚不回去了,准备掏身份证的时候。热巴来了一句:身份证借我用一下,我想注册个小号…所以我相信阿杜vs阿日这一段是完完全全没有彩排的,更没有一个相关人员提醒一下:稍微演一演把控下场面之类的话,就任由整个周末可能是唯一的热点冷却在它即将喷发的时候。最后的最后,阿杜还老赖不跳舞,这有啥啊李易峰肯定见过你喝酒跳舞的样子。对了,1v1的比分居然敢翻倍加到两队比分里去,还敢翻倍算成个人得分,真人秀这么上头的吗???

正赛的亮点我大概会选吴前这个端马桶罚球吧,虽然是个air ball。

哪位好心提醒我一下,正赛还有什么亮点么?

一场正赛看下来,除了让我感觉是看了5个小时的广告中间加插了一些比赛镜头外,每一个广告时段简直就是丘雨勤的个人演唱会,就因为一个小活动,金主要加广告“创意”和自己人了,2分钟限时的1v1比赛,光解释这个加塞进来的人是干啥用的,这个轮盘是干啥用的居然就解释了10分钟,而且是丘雨勤一个人口播10分钟,我的天啊!最后是一些个人奖项3分王、扣篮王,塞在中场也是为金主服务的,赛后再发收视率肯定没有中场休息来的高啊。即便金主自己的执行公司还能把奖杯下“扣篮冠军”的“军”字给做丢了的。我还是那句话,金主们,全明星赛是一个周末,周六、日的白天也是可以安排活动的。不是只有最后一场正赛的,即便是最后一场正赛,也是完完全全可以提前到下午4点就开场的,不要掐着点的插广告,体验太他妈的差了。实在不行姚主席确定正赛就10个广告,价高者得!比赛完了,媒体还有采访,还有稿子还有照片一堆堆的事,关键还有40公里的回程需要解决,没什么人能在凌晨4点前睡下吧。我是赌气也确实是累趴了,当天要写的战报,干脆拖后一天写赛后个人观后感了。

连球员这么铁体能这么好的都忍不住来点零食了,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真没怨球员的意思,球员白天一堆堆的活动,下午4点多肯定出发去球馆了,4点前吃的赛前餐跟午餐隔的那么近谁会吃多呢。到了球馆一般就更衣室一点能量棒佳德乐香蕉啥的,正常的比赛都是打完采访完回住处再吃的,如果按照这个流程,平时CBA的比赛球员11点估计能吃上晚饭了,正赛这么拖时间的话,这些球员吃完饭的时间不会早于凌晨1点。

老球迷对各种加插的事件来说,只有这个算是插的最最惊喜的一组了吧,要实力有实力要情怀有情怀,别说主席台还坐着位CBA第一人呢!

林书豪的PE
JRs为陈培东定制的球鞋
贾明儒这个赛季一直就穿着这双鞋
孙悦其实上下半场换鞋了
赵睿也是花了心思在球鞋上的
易建联的FOG
郭艾伦的A锥34 PE

总体来说这届全明星我是真的满意的,能感受到改动的方方面面,我也问过自己,如果上面的吐槽全部都改了一遍会不会更好,未必吧,因为总有人是不满意的,而且你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满意!好的比赛、好的创意、好的噱头,但就是缺点好的执行,这么多工作人员认真想想,每个人多动动手,预热的时候掐表看一下时间,要么比赛时间从7点半再提早2小时1小时啥的,不要堆赛事、堆广告,堆比分。大方向上啥都好,一捋细节没法看。这还不就像我搂着个迪丽热巴似的,这大美女真俏啊,有颜有钱有流量,还是大众女神,都爱看啊。可往细里一捋,演技没有、唱歌不行、跳舞也可能是新疆人里跳的比较差的…

最后补充吹一波可兰白克吧,给球迷一直不停签名这个林书豪也有“前科”不吹了,我提一嘴就是了。别人热身他是站着看完矣进宏说完获奖感言然后拍手鼓励这些也有很多人说过了。我这里看到的是他几乎所有人在个人赛里取得成绩他都第一时间冲上来祝贺的,赵睿也是,他比较冷静,握手、拍胸、拥抱,赵睿则更热情一点,撞胸,跳起来往你怀里钻。可兰白克也真的太好人了吧!!!

最后还是帖张大郅的照片吧!

PS,相册链接:http://www.talkgear.fun/photo/index.php?/category/19

No.13 得物,毒!

2020年1月1日00:00,毒app改名字为“得物”,这个运营了4年有多的app画了个小逗号。

正式官宣

4年往前再数1、2年,虎扑的app刚做出没多久,我是有和老板聊过要做一个关于装备区的app的,当时没太多想法,大家阅读习惯从电脑转手机端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早做早运营,拉不拉屎都占个坑嘛。后来可能因为时机不算太好,虎扑的app刚做完需要维护,修改,市面上暂时也没有装备类的app存在,装备区暂时划在虎扑app下面也是够用的…最后老板也给过另外一个建议:如果有客户愿意投入资金也是可行的。当然啦,当时接触的有想法有能力的客户现在都有自己的app了,没想法没能力或者没时间的,现在没有还是没有的。反正当时没做起来。

直到有一天老板说:咱开始研究研究做个装备的app吧,200万资金2年时间花不完继续干花完你就走人吧,先养内容,没别的要求。就一点,名字别叫装备区,想大点…

“毒”这个名字是我想的,耗了不少时间,但却也是特别简单的一件事。当时我很迷摄影啊,经常逛的几个摄影论坛充斥着:“大师、德味、学习了、毒!” 这样的回复,在装备区有很多JRs发帖子如果球鞋的照片拍的很好,大家也会有“球鞋好看,照片真毒”这样的回复,有些时候发帖的人也会主动发“我又来放毒啦”这样的帖子。所以简单得来并没有多想,就叫“毒”吧,单个字比起“放毒、毒物”之类的少了很多限定,而且早期的毒app确实以晒物和咨询为主,毒这个名字贴切,也不俗气。别的同事有没有提交其它的名字或者建议啥的我现在有点不记得了,反正至少“毒”肯定是通过了,毕竟用了4年啊。当时的团队人不多的,除了老板招来的,还有以前装备区剩下的同事,我们几个人,借着杭州龙柒的球鞋市场,把一些平时不留意球鞋的同事算是“毒害”了一把,就在体育场路的一家咖啡馆坐到一起聊了一阵子,毒app算是正式动工了。

2015年6月14日龙柒在杭州的球鞋市场

上一段说了,起名字简单是因为我就想了这一个,也认准了这一个,老板要是不通过就用其他同事的呗。那耗时是怎么回事呢?我说几个自己碰上的事儿吧。毒这个字按我上面的说法是个挺个性的名字,单个字,好记。第二声,声调往上仰,也上口,“国泰民安”学友哥不是还有首歌叫“你好毒”么,开屏定下电击“滋滋”声之前,我都考虑过买版权,一开app“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呜呜呜呜”后来怕大家每次开app会很烦,放弃了(当时大概也考虑了必毕竟只有200万,估计经不起学友哥的折腾吧)。但我曾经也是个社会主义接班人啊,打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个字太个性了,首先商标法你就没法过,毒肯定不可能注册商标的,用英文也得将Posion改成z对吧。所以我纠结了很久才把毒的名字报上去。另外就是我有次寄东西回部队大院,顺丰的人明确跟我说了“我说你这个盒子上有个毒字,这么敏感的字它进不了机关单位,部队大院啥的”。新认识的人,年纪稍大一点的,私底下无所谓的“哦,毒啊,我儿子刷的比较多,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但一进入正经议题,大家也会考量一下,给个建议“我没法在我的项目里写毒啊。”另外就是app目前也不仅仅是局限在晒物方面了,我们运营的同事有花很多精力从外面拉来各式各样的内容,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公司运营的,围绕运动、潮流、球鞋、甚至是宅男腐女这些主题的,我自己就很追几个将玩具和数码的大号。而且电商的比重也越来越重了,所以如果是被这些功能吸引进来的新用户对着毒这个名字是有点迷惑的。当然,到了有人要送你高架路的广告位的时候,你都不确定挂不挂“毒”的logo出去的时候,再加上我之前说的自己碰到的,我相信老板和同事碰到的肯定很多,所以最终毒还是改名字了。

改名字我没有参与,但我想说“得物”这个名字超级赞的。这是个拼音的谐音梗,de wu 毒。另外就是将电商属性的加强,“得到欢喜之物”,以及免去了“毒”字的几乎所有麻烦。还有就是和其它所有的电商类平台一样,名字很接地气,一看就知道这是干啥的了。最后就是对于一个运营成熟的公司也好app也罢,改名字是个特别伤筋动骨的事儿,得物目前来看已经将这个影响限制的很小了。后续就看我们的啦。

打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我们终于有了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名字了。谢谢大家一直这么支持我们,一直这么包容我们,无论是曾经的“毒”友,还是现在的“得物”之友,2020,我们会更加努力,运动、球鞋一直是我们的初心!

好了,我要去下“得物”的第一单了,今年发售的那双Dunk SB鲨鱼,我一直很喜欢黑面白底的鞋子,另外鲨鱼的logo真的是独树一帜,早上在nike app上排队排到下午18:00才来短信说没轮上,所以打算出手了。各位有别的什么目标么???

btw,我还是挺舍不得“毒app”的…最后再次感谢老板、感谢同事、感谢这么多网友!